twitter
rss

妈妈,我想多待一会儿


有一回,一个学生在生活营进行活动时,欺负营内的其他同学,营里负责导师多次向我投诉,使我开始观察这个孩子的动机所在。一直到有天,我亲眼目睹他打同学时,我把他叫到我身边,并且温和地问他发生什么事,但是,这个孩子对老师却带着敌意,在他的反应回答中就冒出一句话:“我不告诉你,你们老师每个都是一样的!”就那么一句简短的话,却也触伤了我的心灵,让我心在滴血啊!老师,您可听到孩子的呐喊?他是否也在承受着老师‘无理’的伤害呢?我不会对一个受伤的小孩施压力,我向这位同学道歉,并告诉他,我必须‘中止’他参与别人的活动,因为他的举动有可能伤害到身边的人,这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,但是,我表明我绝对愿意陪伴着他。

我把有关孩子带到一个角落,并没有强求孩子回答我的任何问题,我只是用我的诚意陪伴着他,接受他,很快的,他信任了我而愿意和我交谈。之后他自己开口告诉我有关他自己的情绪。另外,我采用过去生活的点滴,引导这位同学了解学习相处之道。生活营结束时,学生还向妈妈要求,要多留下来一些时候。

在任何时候,当孩子出现了状况,给他们时间和我们谈谈,以宽容的心量去听一听他们的心声,我想,我们会很容易谅解他们的处境。就以这个例子,一开始,我便没有用自己的观点来指责他:“你错了因为你打人”、“你不应该这样”等等的定罪词语。学会欣赏学生,然后接受学生的一切长短,有些人可能认为那份欣赏是多余的,但,对一个孩子来说,这份接受往往有如天降甘露。一个信任的眼神、一个激励的微笑都是一种接受的显示,不要因为我们大人的不以为,却不小心地毁了学生的一切。


  
误区
j 教育必须以优点做出发点,老师一开口,便感觉到一种指责的口吻,这不单只破坏与学生们的沟通,建立不了关系,也很难从孩子身上拿到真正的原因或答案。
k  虽然感觉上老师的出发点,是接受;但是,所传达的语言,让学生们感觉到又是另一番指责,要孩子真诚回答,难矣!
l  说道理要看时机,先体会在当下,孩子是否能接受我们的训示?如果不能,说了也是枉然,不是吗?此句中,幸亏老师有表明其接受度,才能维续一些效果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